本帖最后由 浮游. 于 2018-4-21 09:32 编辑
生活的本质就如同心电图,如果有哪一天你发现它走平了,就说明你“挂”了
地产圈中流传着一句“醒世恒言”:“如果你觉得自己混的还不错,就让中介带你去看一看房。”充斥整个时代的焦虑感会击碎你自认为满足的小日子。
以房子中的硬通货——学区房为例,如果你觉得买套小孩上学的房子不是什么难事,那么就来串暴击,刺激一下神经:
先来看看就近强二线城市的学区房(南京)
10年前,南京房子均价不到 6000元/㎡,2015年由于城建地铁发力走上快车道,到现在翻了差不多5倍。均价最高的是鼓楼区琅琊路小学钱塘路小区 94467元/㎡,均价最低的是秦淮区游府西街小学延龄巷 39584元/㎡;
再来看看就近强三线城市的学区房(无锡)
2016年起,无锡房价开始飙升,2017年更是以 18.2% 的涨幅排名全球第二,可怕!无锡王牌学区房,连元街、锡师附小这些名校,均价稳定在 20000-25000元/㎡ 级别,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名校周围仍有不少上车的机会。
以此类推,能量和资源逐渐分散降级,就到了强四线的江阴,身为“百强县之首”,其实也是和大城市里一样的景象。南菁学区均价为 17000-18000元/㎡,个别小面积可到2字头;实小+市中双学区均价也在 17000元/㎡左右。
现在人人都知道学区房市场火热,校区地段的“老、破、小”往往成为热钱流动,交易密集的场所,一年又一年,周而复始。这场让广大市民趋之若鹜的家庭竞赛,究竟是何时开始兴起的呢?
学区房主要包括两种:
(一)主城区老破小学区房。学区房=房子+学票。居住价值极低,又老又破,但学校极好。这种性质的学区房特点:面积越小,单价越高,面积越大,则单价越低,跨度很大。购买小户型入学,已在广大家长心中形成共识。
(二)新城区的学区房。有较高的居住价值与相对还算不错的学校,学区房=房子+学票,取而代之的是 学区房=单价*面积,单价相对保持平稳。这类学区房一旦成型之后,就不仅只是保值意义了,将有大幅跑赢平均涨幅的可能,值得留意。
学区房的价值体现在:
(一)刚性的教育意义
(二)保值/增值的良好预期
(三)小康二胎家庭崛起,对学区房的需求增加
讲道理,学区房是教育资源垄断导致阶层固化的结果,不是买房顺便学区,而是为了学区顺便买房,拥有重点学校的招生条件是购房的重点,也就是说投资的重点在于教育资源,这里面体现了社会利益分配和博弈。
对于买学区房,也许是大人的事情,但是上学区,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。你们都不懂00后,关于名校和学区房你们全错!小编以前看到的这篇文章反映出一个令人揪心的现象,值得反思。
这个时代发展太快,别说00后已经开始跨入大学殿堂,马上都20后了? 他们有自己要走的路。
话题: 对于江阴市场的学区房,你持怎样的态度?
时间: 2017年4月17日-2017年4月21日
要求: 回复与话题相关内容,篇幅和角度不限
本期福利: 小编将在 4月21日 选取3位回帖网友,送出 恒大影城电影兑换券2张! 精彩留言获得 500金币 悬赏奖励1次。
领奖地址: 暨阳在线(文化西路26号虹桥新天地7F 708)
中奖名单公布:ping9189、㊣升级^ō^中、海盗船1号
请获奖网友留意站内消息,及时领取奖品
感谢大家的发言,敬请关注下期楼市话题
|